返回主页 中外纪实中国概况热点观察高层动态环球大观焦点关注图片新闻即时新闻高端访谈政策信息环球军事信息快递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视点 -> 即时新闻
牢记烈士付出 开拓发展伟业
2018-10-01 12:04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admin  |  点击:697 次
  

  一带一路网消息:9月30日,中国迎来了第五个烈士纪念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仪式也吸引着海外华侨华人的关注,他们纷纷表示,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仪式,激发了海外华侨华人的爱国情怀,他们将铭记英烈的付出,学习英烈的精神,开拓海外事业,为祖(籍)国的繁荣富强贡献更多力量。


  旅英文化学会主席黎丽已旅居英国30多年,她对新华社记者说,在烈士纪念日,海外华侨华人和全中国人民一样,缅怀和崇敬之心都凝聚在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党和国家通过设立纪念日、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等一系列行动,有力地倡导和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将不断鼓舞海内外华夏儿女排除万难、砥砺奋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嫁到巴勒斯坦的曲阳已在加沙地带生活了20多年。身处战乱的加沙地带让她更深刻地体会到和平的弥足珍贵,更加敬佩先烈们的牺牲精神。


  曲阳说,中国现在每年举行纪念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出席纪念活动,加深了国民对英烈们的记忆,可以激发国民的爱国情怀,激励后人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博士研究生姜骏当天在网上观看了烈士纪念日仪式。他认为,纪念活动有助于今后保护英烈及其遗属的合法权益,促进相关制度的研究与完善。


  东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韩军对记者说,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烈士纪念日仪式,更让海外华侨华人思绪万千。几十年来,许多参与援非工作的中国人最后长眠在非洲。党和国家领导人访问非洲时也曾多次前往烈士陵园纪念牺牲的援非烈士。中国政府和人民没有忘记那些为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而牺牲在海外的烈士们。


  德国汉堡华侨华人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欧洲新报》总编辑范轩说,近年来,出现了篡改、戏谑、甚至公然侮辱英烈的现象,令人发指。令人欣慰的是,英雄烈士保护法今年正式施行,将“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用法律形式确定为全体国民的行为准则,体现了国家的厚重情怀。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博士马潇潇说,革命烈士的奉献精神是构建伟大祖国的重要基石,海外学子要向革命烈士学习,努力工作,提高自身本领,为国家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菲律宾星报》专栏作家李天荣说,烈士纪念日让人铭记中国人民史诗般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同时也团结、激励和鼓舞中国人民迎接当今的全球挑战。中国的先烈们为国家的独立和发展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最终也推动了世界正义与和平事业的发展。希望大家也能够永远铭记和怀念在历次革命斗争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身的众多海外华人。


  新加坡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主席、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岳裕丰说,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烈士纪念日活动,带领全国人民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烈士精神,能够激励全国人民更加奋力前行。海外留学生应学习英雄,争做兴国强国的新时代留学生,用自己的砥砺奋斗实践青春梦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贡献力量!


  越南中国商会副秘书长、中国葛洲坝集团越南代表处首席代表朱立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界代表出席的烈士纪念日活动庄严肃穆、引人深思,提醒海内外中华儿女致敬先烈、仰望崇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英雄始终是我们致敬的对象。


  巴黎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副主席张井说,纪念日活动让和平年代的海外学子内心深受震撼和洗礼,提醒我们重温革命历史,铭记烈士们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传承他们的理想信念。当代青年应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博学笃行,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南部非洲上海工商联谊总会名誉会长姒海表示,英雄烈士保护法特别提出要对英烈遗属进行关心和优待,对英烈纪念设施进行保护和修缮,这是一个民族崇尚英雄、敬重英雄、鼓励英雄的实际体现,令人感触深刻。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需要继续学习中华英烈,弘扬英烈精神。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伟对新华社记者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先烈们求真理、求解放、争自由并为此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精神。尤其要让广大青少年了解我们的过去,敬仰先烈,发扬传统,立大志向,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努力学习、工作。


  印度尼西亚总统大学中国学生代表牟桓琛说,党和国家领导人纪念为祖国的独立和发展做出牺牲的烈士,意义特别重大,将培养年轻人为国奋斗、为国牺牲的精神和意志。在印尼留学的学子会以英烈为榜样,努力学习,学成归来后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参与记者:姜俏梅、金正、赵悦、杨媛媛、张代蕾、张远、于涛、杨柯、袁梦晨、王丽丽、王迪、陶军、张曼、赵熙、栾海、郑世波)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
技术支持:中外交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外交流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090003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66号 网站建设博乐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