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新的办法提升农牧效益 促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单靠企业的力量提升农牧产业的效益,显然牵引力不足。荣昌区擦亮“高新”招牌,通过引入智力支持,提升农牧产业的科技含量,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去年2月,荣昌区政府联合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在荣昌高新区成立了中国畜牧现代化研究院。根据协议,这个畜牧现代化研究院联合国内优势科教资源,构建现代畜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和科技服务模式,搭建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将荣昌高新区打造成为中国畜牧业现代化典范,成为中国畜牧业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和制造中心,其核心就是为科研人员搭建成果转化平台。
澳龙生物研发的产品就得益于与园区内科研机构的合作,其羊包虫病疫苗应用了中国农科院的发明专利。“引入科研机构,就是为我们畜牧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荣昌高新区负责人表示,未来,通过校企联动,以中国畜禽种业工程技术中心、畜牧智能装备制造工程中心、生物医药工程技术中心和畜牧业现代化产业孵化示范基地为主要内容的“七中心一基地”将逐步落成。按照规划,从2017年开始,中国畜牧现代化研究院每年推出3个至5个具有国际影响的研发成果落户荣昌,到2020年,初步形成5个20亿级、10个10亿级以上产业化项目落地投产。
畜牧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正是荣昌一、二产业融合发展的轨迹。同时,这个高新区还承担着“接二连三”的重任。
作为世界8大优良地方种猪之一,“荣昌猪”品牌估价高达30亿元以上,高居全国地方猪种榜首。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近距离的买卖批发已无法跟上“荣昌猪”在内的畜牧产品进军全国的步伐。
国家生猪交易市场在荣昌应运而生。在这个交易市场中看不到猪的影子,而是像股票证券市场一样,实时发布数据信息,包括实时线上生猪交易量、实时生成生猪价格直属、购买生猪货运保险……一张巨大的数据网让买卖双方在不见面的情况下,实现了线上交易,也彻底解决了生猪活体线上交易标准、疫病防控与实物交收这3大难题。目前,年交易额已超过360亿元。
生猪交易市场的形成,正是基于这些年荣昌建设农牧高新区的努力。“如果没有实现‘荣昌猪’养殖的现代化、标准化,没有打造‘荣昌猪’这一品牌,生猪交易市场不可能在荣昌形成气候,这是市场的自主选择。”荣昌区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候。”荣昌区双河街道梅石坝村6组养殖户唐昌成说,原来养猪看天吃饭,遇到疫病一年就白辛苦了,但现在“荣昌猪”有专门的“精子库”,每年区里都要给所有能繁母猪实施免费人工授精,母猪窝产仔数提高了,而且从生产、防疫、检疫、流通到技术等实现了一条龙服务,养猪既科学又规范,“现在还有生猪交易市场,再也不用起早摸黑把猪运到外省市去卖了,收入大大提高了。”
农村、农业、农民,这个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关注的“三农”问题,似乎在这里找到了破解的路径。“我们充分发挥高新区的集成作用,聚焦农牧产业,辐射广大农村、广大农户,以工业的方式、高新的办法,推动二、三产业反哺农业。”荣昌区相关负责人说。(赵童 张亚飞 王琳琳 图片除署名外由荣昌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