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以一个完整的段落阐述“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进一步回应了企业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关切。辜胜阻对此颇感认同:“要改善民企发展的制度环境,重构新型的政商关系,保护产权,让民营企业有信心投资,对投资有一个良好的预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在两会期间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各项措施正在见效。从去年8月之后,民间投资增速就开始止跌回稳。”
最新数据印证了这一研判。今年1-2月,民间投资同比增6.7%,创11个月新高。“这个趋势,我觉得会延续下去。”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解读原因主要有三:政策效应在继续显现;市场环境在好转;政府PPP项目落地在加快。
谈到PPP项目,财政部部长肖捷表示,截至去年底,已签约落地1351个,总投资达到2.2万亿元,项目落地率超过30%;与年初相比,项目落地的数量、投资规模都增长了4倍多。
值得关注的是,计划报告还提出,今年要落实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出台实施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意见,完善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
两大切实抓手 培育外贸新优势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美元升值影响逐步消化、新兴经济体基本面好转、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外贸环境有所改善,若无大的世界经济变局,今年出口形势将有所好转,有望由负转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出口的外部环境不乐观,但考虑到基数较低,稳出口的多项努力效果逐步显现,转型升级带来的出口竞争力提高等因素,预计今年出口低位企稳的概率较大。
实际上,相比于增速目标,我国外贸在“十三五”时期更注重的是优化结构,培育形成竞争新优势。对于服务贸易潜力和“一带一路”机遇,各方寄予厚望。
“推动出口由货物为主向货物、服务、技术、资本输出相结合转变”,被《对外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列为主要目标,也是目前中国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最切实的抓手之一。
服务贸易近年来规模持续增大。201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比上年下降0.9%,而服务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14.2%,占对外贸易的比重攀升至18%。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从国际产业链上看,服务、技术、资本将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服务贸易是中国外贸未来增长的潜力所在。
去年国际市场需求低迷,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逆势取得正增长,且在同期外贸总额中占比达到25.9%。
辜胜阻则表示,今年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及“逆全球化”态势出现,使我国外需受到影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外需下行的风险。同时要注意和沿线国家所提出的战略进行对接,调动沿线国家的积极性。
政策组合上,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创新供给,激活需求:长短结合,精细化管理投资预期;网上网下,立体化升级消费引擎;内外协调,多元推动出口迈向中高端,让“三驾马车”释放新动能,今年中国经济就有望以更稳的步调,始终处在更加平衡、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何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