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主流媒体媒体合作新闻发布新闻人物媒体聚焦博客在线媒体访谈媒体评论媒体万象外媒看中国各国驻华使馆中国驻外使馆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服务 -> 新闻发布
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心系藏族同胞暖人心奔赴雅安草科藏族乡抗洪施展生命救援
2024-07-30 22:48  |  来源:中外交流网  |  作者:admin  |  点击:1029 次
  


  中外交流网消息:2024年7月26日,中国国际救援中心(集团)绵阳支队驰援雅安洪灾泥石流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凯旋归来。在这场罕见的抗洪抢险救灾的战斗中,中国国际救援中心(集团)绵阳支队的参战队员们, 又一次用行动诠释了中国国际救援中心(集团)秉持“惠泽民生、救援天下”的愿景,以“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灾时救灾、战时应战”的使命宗旨,更充分体现了“人道、博爱、奉献”的应急救援的公益精神,深受地方政府和灾区人民群众好评!

1.jpg

  2024年7月20日,中国四川省雅安市遭受了罕见的洪灾泥石流自然灾害,房屋倒塌,道路中断,多人失联,百姓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灾情发生后,当地立即成立“7·20”山洪泥石流灾害救援指挥部,组织力量全力开展人员搜救、重点区域人员排查、受灾群众转移安置、道路通信抢通等工作。在这危急时刻,一带一路网、中外交流网战略伙伴中国国际救援中心(集团)迅速行动起来,听党指挥,永跟党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用好黄金救援时间的每一秒,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随即投入抢险救援准备工作。7月22日,在中国国际救援中心(集团)董事局主席康海秀,一带一路网总顾问、中国国际救援中心(集团)安全应急产业委员会主席何活强等领导的精心组织下,命令四川省总队绵阳支队迅速驰援, 由支队长姜全能率全队组织应急救灾物资及装备奔赴灾区,展开生命救援。

  中国国际救援中心(集团)绵阳支队全体队员,他们不顾个人安危, 深入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救援队员迅速转移被困百姓,在施救中,他们或背或抱,将老人、儿童和行动不便的人员安全护送至临时安置点。那一双双有力的臂膀,成为了受灾群众最坚定的信心和最坚实的依靠,为生命救援抢得宝贵时间,让灾区人民群众的心里感受了党的关怀与温暖。

2.jpg

  在排洪抢险的战场上,救援队员们顶着湍急的水流,奋力疏通河道, 排除积水。他们用沙袋、挡板等工具筑起一道道坚固的防线,阻挡洪水的肆虐。

  应急救援物资的及时送达是保障受灾群众生活的关键。中国国际救援中心的应急救援车队在艰难的道路上奔波,先后多次为灾区人民群众运送应急救灾物资。那一辆辆满载着生活必需品的应急物资大货车,承载着灾区人民的希望和关爱。珍珠大米解决了受灾群众的温饱问题,复合肥为灾后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持。全体队员克服了道路损坏、交通堵塞等重重困难,一心只为让受灾群众能够尽快得到生活保障。

  抢修道路的工作极其艰巨。参加战斗的应急救援队员冒着随时可能被发生山体滑坡夺去生命的危险,不顾安危,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地清理道路上的淤泥、石块和倒伏的树木。战斗中的队员用汗水和智慧,为恢复交通生命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3.jpg

  在抗洪抢险救灾期间,中国国际救援中心绵阳支队支队长姜全能还为 草科乡的相关企业进行了消防培训演练,为藏族兄弟详细讲解救灾与预防、逃生等应急安全知识,并组织现场演练,有效提升了藏族同胞和当地企业员工的消防应急能力;并普及各类灾害的应对方法和自救技巧,增强了藏族同胞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石棉县草科藏族乡的陈华伟书记、牟顺强乡长等相关领导陪同中国国际救援中心(集团)绵阳支队一行,爬山涉水看望和慰问相关孤寡老人以及那些不方便转移的受灾百姓,为他们送去了相关应急救援生活必需品和慰问品。每一份抗洪救灾应急救援生活必需品和慰问品都承载着关怀与温暖,让受灾群众在困境中感受到了党和社会的关爱。

4.jpg

  全体参战队员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受灾群众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受灾的雅安将早日从洪灾的阴影中走出,当地重建家园的步伐正在稳步迈进。

  万众一心战洪灾。就中国四川省雅安市“7·20”罕见的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的发生,一带一路网易键总裁指示一带一路网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中心负责人要迅速响应,做好信息收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联合国内外合作伙伴,认真做好紧急组织协调合作的专业救援队伍与先进应急救援装备向灾区驰援的准备工作。

5.jpg

  未来,一带一路网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中心将利用其全球资源网络,将进一步开发应急无人机、应急红外热成像穿透黑暗寻找技术、应急机车、应急食品、应急医疗、应急心理辅导等应急产业,为灾区人民提供必要的应急救援支持,为受灾群众及救援人员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与支持,帮助大家共同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同时,总结经验,继续加强与完善和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水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
技术支持:中外交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外交流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090003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66号 网站建设博乐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