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中外纪实中国概况热点观察高层动态环球大观焦点关注图片新闻即时新闻高端访谈政策信息环球军事信息快递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视点 -> 即时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一份小吃里的民生好味道
2021-05-13 14:43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admin  |  点击:615 次
  

  中外交流网消息:小吃,最富人间烟火气。一碗碗、一串串、一勺勺特色小吃,总能直达味蕾、抚慰人心。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外事等活动中,带火了一批独具民间特色又不乏文化底蕴的舌尖小吃。小小小吃,小吃不小,其背后浓缩着一方水土的味道,又映照着一个个普通人的奋斗故事和一代代人的家国记忆。


  一碗扁肉,开启“热腾腾”新生活


  早上六点半,福建沙县人王盛滨在热腾腾的骨汤大锅旁坐下。


  盛出打好的肉馅,一手捻起扁肉皮,一手用木片挑出肉馅,轻轻一捏,不到一秒,手心就变出一枚小扁肉。


  扁肉下锅,浇上高汤,撒上葱花,一碗碗鲜香的扁肉即将开启沙县人的一天。


  “小时候特别委屈,伙伴们都去玩了,我们几兄弟还要在店里帮忙。那时最高兴的事就是拿熬完汤的猪骨头换钱,坐船去公园玩一会儿。”作为沙县庙门扁肉第三代传承人,44岁的王盛滨做小吃已超过20年。


  小时候的“委屈”没有辜负他。


  凭着这份手艺,23岁时他就在当地买了商品房。邻居亲友看他踏实勤劳,都抢着给他介绍对象。


  “店门一开就挣钱。”从爷爷那辈开始开店谋生,到父亲在沙县文昌三圣庙附近继续做扁肉,对于王盛滨的父辈来说,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门养家糊口的手艺会在日后成为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的支柱产业。


  沙县人爱说一句话:“扁肉是砖头,面条是钢筋,建起了沙县的高楼大厦。”


  如今,沙县已是高楼林立。


  “小时候觉得开小吃不够体面,现在觉得非常光荣。沙县人开沙县小吃,走出去别人都竖大拇指。”在王盛滨看来,靠双手赚钱,留住沙县人的传统记忆,有着特别的意义。


  近年来,沙县持之以恒培育“小吃大产业”,沙县小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凭借现代化创新,沙县小吃的制作方法不断升级。王盛滨介绍,以前手打三到四斤肉馅,要50多分钟,现在用机器打馅,十分钟就能完成,既提高了效率,也保证了肉馅的新鲜度。


  千锤万打,是制作扁肉的诀窍。千锤百炼,是沙县人的写照。


  迄今沙县小吃已发展为年营业额500亿元、带动就业30多万人的大产业。


  小吃背后是大奋斗。


  如今,王盛滨与哥哥王盛泉一起,守着这家承载父辈记忆的扁肉店。


  闲暇时,王盛滨会教他的两个孩子包扁肉。“他们都很爱吃扁肉,让他们自己包自己煮,感受工作的辛苦,才会更珍惜现在的生活。”他说。


  忙了一天,王盛滨会给自己奖励一碗热腾腾的扁肉。


  “这样的日子太美好了!”这个朴实的闽北汉子由衷地说。


  在全国各地的8万多家沙县小吃店里,热乎平价的小吃温暖着辛勤奋斗的中国人,点亮了沙县人的幸福路。


  一碗螺蛳粉,“闻臭”成大业


  2008年,广西田林人李永国要离家远行。


  他要去学习酸笋腌制,推广家乡的竹笋,目的地是400多公里外的柳州。


  柳州,街头巷陌,空气中弥漫着螺蛳粉的独特气味,赋予这座城市别样的风味。


  一碗螺蛳粉,红通通的辣椒油浮在表面,鲜美的汤汁浸入每一根粉条。赋予其灵魂的,是一味酸臭、爽脆的佐料——酸笋。


  “腌制好的酸笋,吃到嘴里,会带着温柔的臭味,刺激味觉神经。大家喜欢螺蛳粉,这个味道是关键。”李永国说。


  要学好腌制酸笋,必须得下苦功夫。


  他走街串巷,不断向当地人请教、学习。


  让酸笋臭得恰到好处,讲究还真不少。“酸笋的气味根据腌制时间,也有前调、中调、后调的不同。”犹如一名调香师,李永国在一次次“品臭”中发现制作酸笋的奥秘。


  六年学艺,也曾腌坏过几千斤笋的李永国,仅仅凭借眼看、鼻闻就能判断出竹笋腌制处于哪个阶段、是否有添加剂。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鼻子本领”,很快便派上用场。


  2014年,袋装螺蛳粉问世,柳州螺蛳粉迎来了新生。


  小小的螺蛳粉成了“网红小吃”,迅速风靡全国,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从2015年的5亿元,到2020年突破百亿元,创造了30多万个就业岗位,带火了酸笋、酸豆角、腐竹等产业链。


  让李永国喜出望外的是,原本“臭烘烘”的酸笋如今成了“香饽饽”。


  李永国“闻臭师”的名号也不胫而走。2020年“双十一”来临前夕,他被柳州一家螺蛳粉企业高薪急聘。


  在机器轰鸣的现代化生产车间里,李永国来回踱步,熟稔地观察着面前的酸笋。


  这些年,对于李永国来说,很多事儿都变了,不变的是离家时的初心。


  负责公司酸笋采购的他,不再需要用单车装着一筐筐酸笋,一家家小店销售。李永国说,家乡竹笋的“天地”未来会更宽广。


  小吃背后有大目标。


  南国的气候逐渐炎热起来,阳光透过树影洒下斑驳,烘托着酸笋的味道更加浓郁。


  李永国计划着等到蝉鸣最热闹时回到田林。


  那时正是竹笋收割的时节。


  一碗牛肉汤,“咕嘟”出浓香奋斗味


  49岁陶平的每一天,像日出日落一样规律。


  早上五点半,他总会准时出现在灶台前。把前一天备好的牛肉、牛棒骨丢入锅中,和着二十余味中药,一起“咕嘟咕嘟”,约三个小时后,当天出锅的第一碗牛肉汤便会被送到食客面前。


  2019年,来北京打拼了20年的安徽和县人陶平和爱人用辛苦攒下的一点积蓄,在北京大栅栏街道石头胡同租下店面,挂出招牌“淮南牛肉汤”。


  “我姥姥家是淮南的,我从小喝着牛肉汤长大。”陶平说,他对这碗汤有份特殊的情结,“我自己觉得口味好,在外打拼的老乡肯定也想念家乡的味道。”


  淮南牛肉汤,苏北豫鲁皖一带家喻户晓的名小吃,具有鲜醇、清爽、浓香的特色,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陶平不曾想到,这小小一碗牛肉汤,让他在大都市里有了落脚之处。


  30平方米的小店,四张桌子,总被食客们挤得满满当当,“好多都是住在胡同里的‘老北京’,也有在北京工作的安徽老乡,有时还有外国游客过来品尝。”让陶平无比自豪的是,自己钟爱的这碗汤在异乡的大城市里遇见了不少“知音”。


  牛肉汤好喝,讲究也不少。每周陶平都要亲自骑上小三轮,到附近的市场挑选上好黄牛肉。“牛肉的部位也是有差异的,不同部位,口感味道都不一样。”陶平说,他还有一个“美味秘诀”,汤里的红薯粉丝必须来自家乡,这样会有家的味道。“每天要卖两三百碗汤,每一碗都要保证口味正宗。”陶平憨憨的脸上透出匠人的味道。


  现在,一个月刨去房租、人工成本以及其他花销,陶平能挣3万元左右。


  小吃背后有大民生。


  这碗牛肉汤,让无数人走向富裕。在淮南本地,当地政府为淮南牛肉汤注册商标,成立淮南牛肉汤协会,建立培训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淮南牛肉汤门店有2万余家,遍布全国各地,从业人员在20万人以上。


  晚上十一点半,忙碌一天的夫妻俩才锁上店门,一起消失在夜色中。


  北京距离淮南1000多公里,但这里的淮南牛肉汤店有300多家。更多“陶平”的汤锅里,“咕嘟”着奋斗的味道,“咕嘟”出火热的生活。(记者刘菁、戴威、吴思思、赵雪彤)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
技术支持:中外交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外交流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090003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66号 网站建设博乐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