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交流网消息:不久前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引发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近日,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接受了新华网专访。他指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东盟的“关怀与共享”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新加坡和中国都是地球村成员,两国面临着诸多共同挑战,需要两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以下是此次专访的主要内容:
新华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引发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全球媒体纷纷在突出位置报道中共十九大,报道中国的发展成就,解码中国的发展经验,关注中国未来的道路怎么走。对十九大报告,您最关注什么?您对本次大会如何评价?中共十九大为何受到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十九大报告的内容具有怎样的世界意义?
罗家良:世界对中国的发展非常感兴趣是很自然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也是非常重要的国家。中国的重大发展不仅影响中国,也影响本地区和世界。新加坡关注中共十九大的另一个原因,是包括新加坡在内的所有国家都与中国有着深度合作。
就新加坡而言,我们不仅在投资、贸易、旅游等传统领域与中国进行合作,而且还与中国共享社会治理、法治、反腐等现代领域的经验。因此,新加坡对中共十九大报告了解越多,就越能设定与中国进一步合作的新领域。
我认为,中共十九大的重大成果,一是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治理总则。这是非常重要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国家和党执政兴国确立了基调、明确了方向,影响深远。
二是十九大为中国的发展提出一些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首先,明确中国未来发展目标,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清晰而系统的路线图,涵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外交政策、甚至民族政策等广泛领域,并明确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继续向前发展的方向。
其次,为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的定位。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面临的主要矛盾被界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这只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阶段。现在,中国进入发展新阶段,新矛盾调整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看来,就是如何处理好不同地区、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如何使商品、财富和机会分配更加公平。发展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挑战,因为随着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在提高,不仅追求物质产品,还追求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的无形产品。
如今的中国正面临这一挑战,新加坡也是如此。过去,当谈到满足生理需求时,可以衡量一个人每天需要吃多少、穿多少。但期望就比较难衡量了,因为期望总是不断提高。我认为,十九大报告实际上指出了现代中国社会应怎样应对这一挑战。
新华网:中共十九大报告说,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您如何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您对此如何评价?
罗家良:我想分享一下东盟的经验。东盟也希望建立一个“关怀与共享”的共同体。我认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议实际上和东盟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新加坡和中国都是地球村成员,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新中两国面临着诸多共同挑战,需要两国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来解决。
从最高层面看,一些全球性挑战需要多国携手合作,比如气候变化和大环境污染。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自行解决这些问题。国与国交往中,也存在诸如规则和标准等问题,例如贸易规则、投资规则。 这些都需要新加坡和中国等国家合作制定,无论是通过世贸组织还是像APEC这样的组织,抑或双边和多边自贸协定。这是我们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规则,我们也必须遵守已达成共识的规则。
在另一个层面,还有具体的热点问题需要处理,比如难民危机。这些虽然是具体问题,但影响层面很大。这也需要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中国是一个大国,不但非常有影响力,而且有很多资源。世界期待并欢迎中国在解决地区问题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当然,小国也难免期待大国承担更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