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主流媒体媒体合作新闻发布新闻人物媒体聚焦博客在线媒体访谈媒体评论媒体万象外媒看中国各国驻华使馆中国驻外使馆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服务 -> 媒体聚焦
回望“梧桐园” ——谷溪、路遥和我的文学梦
2021-02-21 08:03  |  来源:陕西阳光报社  |  作者:admin  |  点击:8292 次
  

  四、路遥拍着我的肩膀说:“兄弟,你可帮了我的大忙!”


  路遥是舅舅青年时期的朋友,也是舅舅家的常客,在舅舅家,路遥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随意。有次他一进门就说要吃杂面,问我当时的未婚妻:“会擀杂面不?”她说:“会哩。”当我将飘着葱花的“调汤杂面”端上桌,路遥问我:“有馍馍没?”我说:“有”,他说:“拿一个。”这是陕北“受苦人”特有的吃法,杂面不耐饱,当时路遥正在《平凡的世界》创作当中。出门时,路遥让我舅舅为他小说里的人物写首诗。路遥走后,舅舅就开始动笔,大概到后半夜,才听到舅舅闭门休息的声音。


  1985年夏天,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路遥小说选》,根据出版协议约定,征订量达到5000册才能开印。而当时全国各地只征订了1500册。在“梧桐园”家里,路遥问舅舅能不能在延安为他想想办法,舅舅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路遥坐在沙发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不久,舅舅就与延安地区新华书店订了合同,买下了书店订购的3500册图书。第二年开春书出了,3500册《路遥小说选》我用三轮车从书店运回舅舅的办公室。接着,舅舅又帮我买了一个架子车,改装成一个“流动售书车。”


9.jpg

作者与舅舅曹谷溪在一起


  当时的延安,还是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城市,我推着小板车走街串巷,但买书的人很少。在一次回家的路上,我对舅舅说:“你实在不该把路遥的书买下这么多,今天书店又来催款……”(《路遥小说选》每本定价2.56元,3500册为8960元,书店按百分之七十优惠,实收6272元。)还没等我把话说完,舅舅便火了:“像吃了后悔药似的,哪像个男子汉!赔了,市场沟还有五孔窑洞哩!”


  有一天上午,路遥和他在延安报社工作的四弟王天乐,来到我的书摊前询问书的销售情况。我说:“还没有一个作家的书卖过百册的,你的书已经突破了五百册了。”他感激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兄弟,你可帮了我大忙了!”其实那是我有意夸大了数量。离开时,他拿起一本《路遥小说选》,在扉页写下:真情实感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路遥。1986年8月1日。


10.jpg


  我与路遥最后一次接触,是这年冬天我离开延安前夕。路遥和舅舅在书房整整谈了一下午话,吃过晚饭,我骑自行车送路遥回宾馆。上南门坡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我和路遥都倒在马路上,车把上挂着一包舅舅送给路遥的大红枣也撒了一地,我忙扶起路遥问:“摔疼了没有?”他笑了笑说:“没甚,没甚。”并指着地上撒落的红枣说:“叫它滚,看它能滚到哪儿。”到了宾馆门口,我们握手告别,他转身提着那包红枣,佝偻着身子走进宾馆的大门。夜幕下,他的孤独的背影长久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每次想到路遥,就会想到那个背影,想到延安的梧桐园,想到跟舅舅相处的日子。


  五、舅舅特意为我写了一副六尺条幅:“滴水穿石时,黄河心中流”。


  离开延安,我并没有离开文学,更没有离开舅舅,或者是舅舅没有离开过我。他时时都在关心我的生活和创作。为了勉励我,舅舅曾特意为我写了一副六尺条幅:“滴水穿石时,黄河心中流”。


  2000年冬,《延安文学》承办“陕西省地市期刊2000年年度评奖”活动,颁奖会在宜川壶口举行,我的诗歌《诗,在陕北》获奖。作为获奖作者,我有幸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黄河壶口。会期大大小小的事都由舅舅亲自操办。晚饭后,我随舅舅一并返回二楼客房,中途我问舅舅:“你们杂志社就你忙,什么事都得你去办?”舅舅看了看我说:“多干点活能累死人?”回到房子,舅舅又忙着打电话问铜川、宝鸡、咸阳、榆林的与会人员几点动的身?来几人?并叮嘱大家路上有积雪,弯道多,千万要注意安全。打完电话,给手机充上电,连脸都没洗一把,就躺在床上打起了呼噜。那夜,我是一头枕着舅舅的呼噜声,一头枕着黄河的涛声入睡的……


11.jpg

作者2018年夏参加“中国百名诗人访延安”时在黄河壶口瀑布留影


  春种秋收,40年的文学梦,似乎看到了收成。近几年我的部分作品先后在《诗选刊》《当代诗人》《星星诗刊》等刊物上发表,我的诗两次上了“学习强国”平台,县上领导多次表扬。但是,我深知,在文学这块土地上,舅舅、路遥等众多前辈们才是最忠实的劳动者。他们不仅教我作文,更教我做人!


  去年我的第一本诗歌集《悠悠无定河》出版,舅舅为我拟定书名,撰写序文,字里行间透射出的殷殷之情与希望,让我回味良久。此时,我进一步理解了“滴水穿石时,黄河心中流”的深意:只有具备了“滴水穿石”的毅力,才可能拥有“黄河心中流”的胸怀。


  六、延安“文汇山”再会路遥。


  路遥的离世,给我的人生体验留下长久的空白,给我的精神世界留下了抹不掉的伤疤。我甚至不愿意正视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实,直到2000年11月17日,路遥逝世八周年的祭日,我才跟随一群认识与不认识的人同行,第一次站在“文汇山”路遥的墓前。


  路遥陵园正前方是《路遥文集》责任编辑陈泽顺和《平凡的世界》的责任编辑李金玉捐赠的石桌。上面镌刻着“时代的光荣,陕北的骄傲”“平凡的世界,辉煌的人生”。陵园侧方两棵白皮松傲然挺立,那是路遥生前喜欢的树木。垒砌路遥墓冢的是出自老家清涧的石料。在陕北的隆冬,触摸这里的每一块青石,都像是炭火般灼人!


  虽然是第一次造访,但陵园的景物我却似曾相识,关乎路遥去世前后的事情,舅舅跟我讲过太多。舅舅不仅是路遥生前的朋友,“谷溪和路遥的故事”在路遥去世后依旧在延续……


  经过多方努力,去世后的路遥,终于能够“魂归故里”。为此,舅舅在延安亲自为路遥选定墓址,并将墓地所在的无名山头取名“文汇山”。路遥生前,非常喜欢白皮松,他曾跟舅舅说:想从汉中移两棵白皮松栽到省作家协的大院里。为了完成路遥生前的愿望,舅舅通过汉中市委书记白云腾从西乡县移来了两棵白皮松栽植到路遥陵园。现在,这两棵来自汉江畔的白皮松,在黄土高原的文汇山扎根生长。


  2019年,在央视《故事里的中国》访谈中,面对主持人董卿和全国亿万观众,舅舅深情讲述青年时代,他与路遥共同经历的《山花》岁月:“路遥就是从《山花》起步的,路遥的第一篇小说《优胜红旗》就发表在《山花》小报上,路遥就是扛着这面《优胜红旗》,一路走向中国文学的峰巅!”


  舅舅主编的《路遥研究》是一本专门研究路遥文学创作和文学精神的刊物,在没有固定经费的情况下,数年来坚持出版。


  许多东西,当失去以后才知道它的珍贵。默然站立在路遥墓前,恍惚间,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梧桐园,仿佛再次看到了当年路遥和舅舅在一起的情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蓦然,一幅清晰的意像画面呈现在我的眼前:路遥是山,一座雄宏的大山;谷溪是河,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文/杨岸)

< 12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
技术支持:中外交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外交流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090003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66号 网站建设博乐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