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交流网消息:8月15日,在大连市政府新闻办 “优化营商环境 高质量冲刺万亿 GDP 城市”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大连海关副关长温思权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关聚焦地方发展战略与产业特点,以“政策串珠成链 + 改革系统集成”激活外贸增长乘数效应,推动 35 项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落地,协同多部门助力通关提效降本、企业拓市及新业态发展,成效显著。
上半年,大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350.1亿元,同比(下同)增长8.8%,增速高于全国5.9个百分点,占辽宁省外贸总值的63.5%,创历史新高。
首先,大连海关在“政策串珠成链”上下功夫,助力大连市培育和做强系列“首次”“新发”的贸易业态
做细“保税+”,首次实现船供燃料油“两仓功能叠加”政策落地,已审批储罐容积5.6万立方米,帮助企业灵活调配仓储资源。首次开展保税高低硫船供燃料油混兑,大幅降低供油服务成本,预计全年实现混油3.5万吨,货值1.5亿元。首次开展保税绿色甲醇加注,加快实现辽宁绿色能源产业延链补链。去年落地的保税融资租赁今年稳步发展,开展了4架、货值共30亿元的飞机保税租赁。
打造“混”字号、“期”字号、“转”字号,助力大连大宗资源配置基地建设和水产品产业发展。上半年,铁矿石混矿、铜精矿混矿加力发展,混矿转口铁矿297.7万吨,增长11.5%;铜精矿保税混矿9.3亿元,增长733.2%。深化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等主体协同配合,推动保税期货交割及期转现等业务放量提效,新增保税期货原油交割转口90.3万吨,深度激活大宗商品金融属性。创新水产品中转业务新模式,水产品国际转口7.9万吨,增加25.4%,转口目的地扩展至35个国家(地区)。
其次,大连海关在“改革系统集成”上下功夫,聚力为大连外贸“拓通量、增流速”。
在支持口岸扩大开放和海空航线新开复航的同时,深化“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叠加运用“智慧卫生检疫”“先期机检+智能审图”等智慧海关建设成果。上半年,进出境运输工具增长3.4%,空港进出境人员增长22.3%,邮轮进出境人员大幅增长超1万人次。
创新实施“空侧直通”货物监管模式,集成“机坪直提”“空陆联运”等便利措施,持续提升航空口岸效率。
改革的系统集成有力提升了通关效率,上半年,进口、出口通关时间分别为33.72小时、0.65小时,位列全国同类海关前列。大连有进出口实绩企业8171家,增加6%,更多优质企业选择来大连口岸通关。
再次,大连海关在“激发乘数效应”上下功夫,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用好“关长送政策上门”“一口受”“十百千万”服企助企等机制,促进大连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支持“出口锂电池循环包装”实现场景全覆盖,探索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实施“全日通+当日通”等系列措施,助力大连做强“工”字号和“农”字号进出口贸易。上半年,锂电池和船舶、海工装备等“国之重器”高端装备出口增长52.6%,大樱桃等特色农产品出口增长6.4%、海外市场覆盖152个国家(地区)。(特约记者张新玲)